在不少的解剖学或外科学专著里,腹直肌后鞘由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在脐水平下4-5cm,腹直肌后鞘转至腹直肌前,因此形成腹直肌后鞘的弓状缘,即Douglas线,在弓状缘以下,腹直肌后仅为腹横筋膜覆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图这个眼睛一样的空隙,就是传统认为腹直肌的弓状缘及其下的鞘转移到腹直肌前形成,其间为腹直肌通过。
这就产生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为何腹直肌后鞘在弓状缘的水平要转到腹直肌前面去?有什么特殊的生理意义吗?什么力量驱动这个特殊的结构形成?
在人体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各个层面的组织可以相互扭曲、折叠,但是不可能由一个层面,穿透到另一个层面。
腹直肌后鞘弓状缘的理论实在令人费解!
可以肯定的现实是,腹横筋膜作为腹横肌的深筋膜并没有穿透到腹直肌前面(见下图),深筋膜作为肌肉和腱膜四周包裹的筋膜没有穿透到腹直肌前面,说明腹横肌的腱膜也可能没有穿透到腹直肌的前面,传统解剖学的描述可能是个观察上的“失误”。
腹横肌起点之一是髂脊的腹股沟韧带外侧1/3部位,横向走向腹部内侧,在腹直肌外缘形成腱膜。我们知道,腹股沟韧带是腹外斜肌的游离缘,腹内斜肌也有游离缘,因此证明腹壁肌是可以有游离缘的,腹横肌为何不能有游离缘?所以结合腹横筋膜没有穿透到腹直肌前面的事实,可以认为腹直肌后鞘的游离缘,即弓状缘,就是腹横肌腱膜的游离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上这两幅图中,上图腹直肌后鞘的弓状缘位置比髂前上棘的位置还高,显然过高,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下图的弓状缘位置接近实际情况,其下缘在精索上经过,在腹直肌后弓状线处形成游离缘。
下图来自解剖学最权威的专著《格氏解剖学》,从图中可以看到腹横肌在精索的上方向内侧走行,还可以看到腹横肌并没有发出肌肉纤维参与提睾肌的形成,而且在专著中也明确说明腹横肌没有参与提睾肌的形成。
图中可见腹横肌并没发出肌纤维参与精索的形成
下图显示腹壁的三层扁肌的力学关系,构成完美的相互交叉关系,共同维护腹壁的完整性,唯有一个地方薄弱,就是腹股沟区,尤其是缺乏腹横肌的覆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剖学是实体的东西,眼见为实是“真理”,但是眼见有时也会失实。在心理学上:你见到的东西是你想见到的。意思是:人看到的东西,是经大脑加工,最后被感知。通俗说:用什么方式看待世界,世界就呈现什么样子。
如何判断这些解剖观察的合理性?
答:任何解剖学结构的形成都是有理由的,都可以在进化的角度和胚胎发育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释。
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在进化的角度上是同源的,腹外斜肌是较晚产生的结构,所以它们在胚胎学上是差异比较大的层次,所以腹壁的血管和神经在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走行,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之间的间隙很疏松。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由于胚胎上的同源关系,间隙也较为紧密,可以想象它们的腱膜愈合也很紧密,因此在尸体解剖时,由于甲醛固定等原因,难以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产生腹横肌腱膜向前穿到腹直肌前的假像。同样,由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愈着紧密,也产生了腹横肌参与提睾肌的假像。小编在解剖学带教时,有机会实地解剖了尸体,确实发现腹横肌没有参与提睾肌的形成。
图片出自《格氏解剖学》,从图中可以看出,走向向下的腹内斜肌形成了提睾肌,自然而合理。
人类由四足行走的状态,进化为直立行走,前腹壁相对延长,而改变最明显的部位就是下腹部,因此腹横肌的游离缘相对上移,形成了现在的腹直肌后鞘的游离缘,即弓状线。如果提睾肌有腹横肌的成分,进化的结构可能使睾丸上提,或紧贴腹壁,不利于睾丸的发育,也就不利于繁殖,自然选择也不会选择这种进化结果。
所以:腹直肌后鞘的本质是腹横肌的腱膜,腹直肌后鞘的弓状缘是腹横肌腱膜的游离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何非洲黑人较欧美人,更容易得腹股沟疝,原因是:非洲黑人瘦高的体型使其耻骨弓高度更高,腹股沟区在垂直方向上更长,腹横肌向上移位更多,弓状缘更高,腹股沟区被腹横肌等覆盖的效率更差,因此容易成为薄弱区。
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为何女性罕见腹股沟直疝:由于女性的骨盆与男性不同,腹股沟区在垂直方向上更短,因此腹横肌等腹壁肌的覆盖更有效。所以,疝外科才有那个说法:女性的腹股沟管被完美地保护起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