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台雪超通讯员刘芳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的病人身患多种疾病,有的疾病累及多个部位……这些情况下,单一学科的诊疗模式已不能满足就诊需求和救治效率,作为一家百年综合老院,医院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流程,致力于促进多学科协作和融合,为病人提供便捷、系统、全面的诊疗服务。
多学科联合门诊
从病人需求出发“迎前服务”
门诊上很多病人是多系统疾病,或者病因涉及多个系统,需要多个学科逐一排查,往往需要挂几个专家号才能解决问题。为了方便此类患者就诊,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医院通过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为病人提供“一站式”门诊诊疗。
多学科综合门诊的预约挂号,就像单一学科一样,选择“多学科综合门诊”,根据提示选择相关专业,上传资料即可,简便又快捷。
不同的是,医院病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收到病人的预约信息后,会第一时间进行联系,获取完整的就诊、检验、检查等资料,在患者来院前,将现有资料转交给专家提前预审,给出预审意见。一方面根据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资料,另一方面确定参与会诊的专家及具体的时间、地点。届时,患者只要带齐资料,多学科会诊专家便会聚一堂,给予正式多学科会诊。
联合门诊的特色就是在患者一次就诊过程中,由各学科主任牵头组成资深“专家团”共同接诊。采取三固定原则(固定专家、固定场所、固定地点),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下,根据患者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估,针对患者提出的每个疑惑都进行最详尽、权威的解答,打消其对疾病的恐惧,并第一时间给出方案,一站式解决患者因疾病复杂而奔波于各专业门诊的烦恼,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开设以来,本部和东院两个院区共开展了胃肠肿瘤联合门诊、妊娠期糖尿病联合门诊、颅内肿瘤联合门诊、疑难脑血管病联合门诊等20多个疾病的多学科综合门诊。
其次,在普通单专业门诊就诊时,若接诊医生认为病人病情需要多学科会诊,医生也会通过医生工作站中专门的模块进行病例分享,召集相应学科专家预审。对确需多学科会诊的,主动联系病人,确定多学科会诊事宜。
在多学科联合门诊的加持下,医院全病程“一站式”服务等全流程服医院擂台赛、医院绩效管理等评选中获得“最具价值案例奖”、“全人文建设奖”等。
从“专”到“全”
打破多学科壁垒
除了门急诊病人,在病房住院的病人也可以享受到“迎前式”多学科会诊服务。
主管医生在系统了解住院患者病情后,对涉及多个其他专业的疾病同样会组织多学科会诊。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个病种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会诊团队。
以本部院区开展较早的“房颤”多学科诊疗模式为例,无论在哪个专业住院的病人,只要发现病人有房颤相关症状或者有检查结果的提示,主管医生就会请心内科房颤专职会诊医师前来会诊,对患者房颤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所在病房主管医生,共同确定最优治疗方案。
这种多学科诊疗平台的搭建,可方便病人根据病情需要转科治疗,让患者一次住院解决多个问题,无需多次办理入院、出院等,最大程度的给住院患者带来方便,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加快患者康复。
目前,医院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学科推介分享,打破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流,集约利用优势医疗资源,更大力度地促进多学科融合协作,提升诊疗效率。
急危重症抢救
凸显“联合作战”优势
多学科诊疗在病情复杂严重、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中优势更加凸显。这时候考验的不仅是专业的救治团队,更是对高效的多学科协作模式的考验。
去年8月,一名19岁小伙驾驶摩托车意外遭遇车祸,导致肝脏爆裂、破碎,医院紧急进行部分肝脏切除术,残余肝脏仍有持续出血并出现了危重情况,年轻的生命危在旦夕。医院本部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微创介入治疗中心火速集结,超声科、放射科、输血科紧急联动,迅速组成“联合作战小分队”,合力与死神抗争,最终使年轻小伙从死神手中逃脱。
急危重症复杂病例的多学科抢救在医院已成常态,随时都在上演:近期的救治案例中,成功切除65岁患者20cm巨大胸腔肿瘤、救治腹股沟疝顿合并肠坏死的百岁高龄老人、脓毒症合并阴囊软组织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糖尿病等重症病人的死亡线回转……无不凸显了多学科“联合作战”的优势。
今后,医院将不断优化各个专业的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不同疾病建立多个协作团队,医院优势资源,搭建综合诊疗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一站式诊疗服务,竭尽全力为病人就诊提供最大获益、最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