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俗称“小肠气”、“气股哩”,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小到刚出生的婴儿,大到八、九十岁的老人,无论男女均可发病。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易复疝、难复疝、嵌顿疝和绞榨疝。
根据发生的不同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等。其中腹股沟疝又包括斜疝和直疝。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沟疝的85%——90%,男女发生率比例约15:1,右侧比左侧多见。
其具体的临床表现是:患者的腹股沟区有易反复突出的肿块。多在站立、行走、咳嗽、用力劳作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揉则可以回纳腹腔而消失。包块小者鸽蛋大,大者超男拳大,甚可掉入男性阴囊内。平时可有坠胀不适。严重时可突然胀大,伴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或便闭,即为嵌顿疝或绞榨疝可能,可因肠绞榨而产生生命危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腹外疝(斜疝)的实质是腹内脏器,组织因不同的原因,经腹壁膜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甚或收到卡压。突出的内容物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其它尚有盲肠、阑尾、乙状结肠、横结肠、甚至膀胱。
腹外疝的病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腹壁的强度降低。比如:1、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囊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造成局部薄弱点;2、腹白线发育不全成为薄弱点;3、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腹壁神经损伤、年老、肥胖所致腹壁肌肉萎缩等。
二方面是因腹内压增高。比如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大量顽固性腹小,妊娠、婴儿啼哭、举重等。正常人虽有腹内压增高的情形,但因腹壁强度正常而不致发生疝气。
腹外疝发生后的处理因人而异。一岁以内婴儿可暂不手术,因为随其生长发育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用棉质束带压住内环口,防止包块突出,并掣待腹壁发育强健。
年老体弱或伴其它严重疾病而禁忌手术者,白天可在平卧时疝内容回纳腹内后,用医用疝气托顶住疝环,防止突出。
其它病人可适时手术治疗,因为服药打针均无作用,手术方式可以自行选择。如选择传统手术,可以高位结扎疝束,外加腹壁修补,经济实惠,只是复发率稍高,约5——1%。无张力疝修补术,需用到优质的片,价格稍高,但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不足1%。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也有损害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但因其技术设备要求高,需全麻,手术费用高等原因,目前临床应用少。但较适用于少部分时体型完美有特殊要求的职业(如舞蹈,T台模特等)患者。
专家链接:医院外二科(普外科)杨先玉
杨先玉,主任医师。擅长治疗胃、肠、肝、胆、胰、脾、乳腺、甲状腺等脏器疾病的诊治,胃肠、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熟悉围手术期中医特色疗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