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据驱动的发展逻辑 [复制链接]

1#

DRG很考验医疗机构的基础工作,尤其是数据。作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效率以进行医保支付的重要工具,DRG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发病症、治疗方式、病症严重程度及转归和资源消耗等因素,将患者分入若干诊断组进行管理。仔细分析DRG的这一运作逻辑,可以看出,驱动DRG的正是散布于各环节的数据。

运行的先决条件是病案

随着DRG正式落地越来越近,医院出现了“争抢病案人员”的现象。DRG全部数据均来源于病案首页。从某种意义上看,病案首页是DRG的生命线,也是DRG运行的先决条件。因此病案人员至关重要。然而,医院的病案首页质量并不高。

医院年1月~6月份出院病案首页的调查显示,手术切口愈合等级等填错率为9.41%,住院费用填错率为9.09%,主要诊断填错率为8.6%,住院天数填错率为6.16%,住院次数填错率为4.92%,病案首页项目漏填率为2.38%……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DRG·医院精细化管理与发展论坛上,有专家以北京市为例介绍,从绝对值上看,北京市病案首页主诊选择正确率为86.4%,主要手术及操作填报正确率不足80%。

“精准的数字流是高质量信息化的压舱石。无论是DRG还是绩效考核,数据质量永远是核心的核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翟晓辉表示,绩效考核和DRG都是基于病案首页。病案首页数据或者说电子病历数据,医院精细化管理最重要的抓手。

“如果病案信息不准确,之后所有的分析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策与管理系冯文副教授说。

如何提高病案填报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DRGs质控中心主任邓小虹给临床医生提了几个建议:要保证所有相关的次要诊断和所有的相关操作都写入病案首页;首页中的诊断必须有诊断依据,在病程、检查化验报告中获得支持;正确选择主要诊断,即导致患者本次住院就医主要原因的疾病或健康状况,手术治疗患者的主要诊断要与主要手术治疗的疾病相一致。她特别强调,一次住院只有一个主要诊断,即本次住院对患者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

病案质量不高,问题不只在于临床医生不会填,也因为病案管理人员不足。医院协会病案专业委员会曾对~医院病案科室做了一次调研,每院平均只有19.21人从事病案工作。而在法国,医院的病案人员有40个。数字悬殊预示着我国病案管理任重道远,但好在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只有加强病案学科建设才能抓住根本。

生于数据,也产出数据

DRG生于数据,也产出数据。从某种程度上说,医院发展影响更大。

“DRG的一个特点是不需要每个病人各自为战。”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郑杰认为,DRG可以把“一盘散沙”的局面,通过两个数值串联在一起:一个是权重,另一个是费率。不同的权重乘以费率,就是病组的支付标准。

他解释说,可以把权重简单理解为病组难易程度,用数值体现就是病组次均费用和整体住院次均费用的比值。费率可以理解为整体住院的次均费用,一个地区的费率是唯一的。比如,病组名为“心脏瓣膜手术伴心导管检查”的权重是7.8,而“腹股沟及腹疝手术,不伴合并症与伴随病”的权重仅是0.4。“临床一看就明白,前者能赚,后者则赔。”

郑杰提醒,地方医保部门在做权重费率测算的时候,要以同城同价为基本原则,充分分析同病组基金投入与产出比,横向与兄弟省市、全国水平对比,合理调整病组权重,优化基金支付结构。

医院实施DRG后,很多之前不能比较的环节变得容易量化了。比如,医院的DRG组数和病例数,可以看出盈利和亏损的组数分别有多少,很容易对比医院的经营状态,也很容易看出医生治疗时的不同。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8月底,北京市36医院结算了35万例DRG模拟结算,占出院人次的50%。个病组有病例发生,其中个盈余,个亏损。医院焦虑不安,毕竟谁都不希望亏损落到自己头上。不过,抛开亏损、盈余背后的不合理干扰因素,医院还是应该算大账,因为不可能每个病种都赚钱。

但是这些数据也提示,有些特殊病例确实不适合纳入DRG。例如,福建省三明市将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等8种重大疾病排除在DRG支付之外;金华市建立“特病单异”规则,医院专家商议付费规则。

郑杰透露,国家医保部门将会有极值病例特殊处理机制,对入组后病例实际费用与病组支付标准差距超过一定比例的考虑进行单独处理。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主任科员玄律说,对创新药物和新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特殊排除机制,给这些药品和技术发展空间,在数据累计、技术达到一定的程度,符合标准时,再纳入DRG管理。

避免做表面文章

DRG医院,有诸多证据都指向好的一面。比如,作为DRG的核心指标之一,CMI医院功能定位有着积极作用。CMI指数越高,代表收治疾病的疑难危重度越高。在医院绩效考核中,前3医院的CMI值分别为1.71、1.49、1.48,医院实力的代码。

然而,面对与真金白银直接挂钩的DRG,医疗机构普遍焦虑,甚至开始“乱投医”。

“医院投入大笔资金购置了DRG信息系统,也学会了信息系统如何操作,但是仍感力不从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DRG质控中心付费与价格研究组组长张乐辉说,在实践中,医院意识到DRG关乎生存发展,但是仅仅将注意力放在“工具”上,而没有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