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粮丰收在望粮食安全仍须绷紧弦 [复制链接]

1#

夏粮丰收在望粮食安全仍须绷紧弦


在全球粮价飞涨、国内刚刚经历大地震冲击的背景下,农业部则传来了好消息: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9.9%,环比下降1.3%。鉴于粮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夏粮丰收将为宏观经济全年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食用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则为抑制通胀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国家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种种举措中,我们可以为未来粮食安全、宏观调控乃至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找到一些有益启示。


日前,联合国有关机构表示,近年粮价持续飞涨令全球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已经在30多个国家诱发粮食危机,食品价格暴涨可能有损经济增长并危及*治安全,可能演变成真正的全球性危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以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多的人口。去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粮食产需缺口由5年前的1000多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基本实现供求平衡。据农业部预计,我国现有粮食储备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倍,今年我国粮食将实现连续第5年增产,国际粮食危机还威胁不到我国。可见,我们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能力依靠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近年来,*中央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努力梯次构建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尤其在今年,受农资价格持续上涨以及南方雨雪灾害影响,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不利因素增多,难度加大。为此,在财*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中央财*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其中的206亿元是直接补贴给农民的资金。为了应对近期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的问题,今年春季国家再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可见,支农惠农*策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是农民对惠农*策的最好回报。


当前,抓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供应,关系到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对当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个巨大的保障和支撑。今年初以来,“两个防止”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增加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将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压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夏粮丰收将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和防止通胀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农业部和商务部相关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继5月份食用油价格下降后,6月份各类食用油价格继续维持稳中趋降的态势。究其原因,这固然与全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有关;不过,中华粮分析师孟凡*指出,国家取消食用油出口退税也起了一定作用。就在本月初,财*部宣布将从6月13日起取消36种植物油的出口退税。某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丽娜说,多年来,我国食用油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此次国家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税,进一步鼓励了植物油生产企业把产品转向内销,从而可能会使国内植物油价格继续下降,而对于植物油出口贸易将产生抑制作用。由此再一次证明,税收手段能够在经济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在几天前,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结束,会议通过的最后宣言《气候变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战》指出,生物燃料的发展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才强调,利用粮食等农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温饱需要,利用粮食等生产生物燃料扩大了粮食利用,加剧了粮食供求矛盾,有可能引发更多更深远的问题。他表示,各国应统筹考虑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中国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能源。从国内外种种迹象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国公认,所谓生物能源的发展还是应该以不损害粮食安全为前提。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国家在实施从紧货币*策的同时,加大了农业粮食生产所需的信贷投放。截至2008年3月末,我国农户贷款覆盖面达到30.5%,受益农民3亿多。他说,今年为了确保农民得到农业粮食生产所需的足够资金支持,银监会和央行对农业贷款的总体规模控制实行特别安排,根据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增加中西部和粮食主产区支农再贷款额度,确保农业贷款规模不低于上年水平。银监会强调,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要指导农村金融机构,努力保障粮食生产以及生猪、油料等“菜篮子”农副产品生产的信贷供给,同时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产业化升级以及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的金融支持。由此可见,信贷支农不但为夏粮丰收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还将继续为保证粮食安全发挥持续的重要作用。


尽管夏粮丰收在望,尽管我国的粮食库存还很充裕,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粮食安全高枕无忧。据专家分析,中国在粮食领域还未能实现彻底的自给自足。相比小麦、稻米至少95%的自给率,30%的大豆自给率足以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一大隐患。其次,随着高油价时代的来临,中国粮食安全也将面临生物燃料产能扩张的严重困扰,高油价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会继续传导至国内的化肥、塑料薄膜等农业上游生产企业。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粮食增产的空间正在缩小以及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等因素,使今后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我们应采取综合措施,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最终保障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长久安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